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北方企业网> 证券市场>正文内容
  • “A+H”模式受青睐 A股公司赴港上市步伐加快
  • 2025年05月09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A股公司对“A+H”上市的兴趣日益浓厚。在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为高市值A股上市公司开辟快速通道以及A股企业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A+H”上市模式持续得到青睐,为香港IPO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相继宣布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与此同时,赛力斯、兆威机电、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公司近期宣布拟赴港上市。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强化全球化布局是众多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的共同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A股公司对“A+H”上市的兴趣日益浓厚。在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为高市值A股上市公司开辟快速通道以及A股企业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A+H”上市模式持续得到青睐,为香港IPO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家公司“A+H”上市迎新进展

5月6日,宁德时代发布关于刊发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聆讯后资料集的公告。宁德时代聆讯后的资料集显示,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宁德时代表示,欧洲等海外市场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不断增长,为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增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建立欧洲本地化生产能力对公司国际业务布局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5月5日,港交所网站发布恒瑞医药PHIP版(即聆讯后资料集)招股书。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恒瑞医药已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其赴港上市取得了关键性进展。相关知情人士称,恒瑞医药最快可能于5月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此外,赛力斯、兆威机电、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近期宣布拟赴港上市。4月28日,赛力斯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根据招股书,赛力斯拟将IPO募资净额用于增加产品研发投入,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海外车型的研发适配;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

4月6日,兆威机电公告,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4月3日,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发行H股股票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记者发稿时,剔除失效、撤回、被拒绝和被发回的拟上市公司后,港交所处于排队中的拟上市公司逾150家,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蓝思科技、和辉光电、百利天恒等在内的超20家A股上市公司。

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伙人刘大昌近日表示:“我们留意到一些规模较大的A股公司于近期提交了赴香港上市的申请。通过聚焦高增长行业并吸引更多‘A+H’公司,香港IPO市场将充满活力。”

拓展国际市场布局

在国际化战略驱动下,不少A股公司选择赴港上市。针对此次赴港上市的战略意图,恒瑞医药此前表示,这将有效扩大公司国际知名度,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此外,本次上市可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为公司多元化融资提供助力。本次上市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

2024年7月10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披露筹划赴港上市事宜,并于当天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书,六个月期满失效后,百利天恒于2025年1月21日再次提交了港股招股书。百利天恒在最新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寻求其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进一步筹集资金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境内境外融资平台,夯实公司的营运资金,支持公司全球临床开发。

近年来,海外业务发展成为不少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亮点,进一步推动赴港上市热潮。新能源材料企业中伟股份于4月22日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境外收入178.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44.46%。中伟股份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寻求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建立国际股权融资平台,优化全球品牌形象,并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和辉光电于4月23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和辉光电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表示,其积极推进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继续提升高端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产品的产能比例,不断强化公司在AMOLED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实现公司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和辉光电境外营业收入约13.53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为27.29%。

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供应商晶澳科技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已于2025年4月28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根据晶澳科技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79.447GW(含自用1.544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9%。

获多项政策支持

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香港IPO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根据安永日前发布的报告,港交所一季度完成15宗IPO,筹资约186亿港元,位列全球交易所第五名。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联交所多项政策支持的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IPO市场表现不俗,市场情绪热烈。一方面,在DeepSeek热潮之后,投资人对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在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为高市值A股上市公司开辟快速通道以及A股企业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A+H”上市模式持续得到青睐,为香港IPO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A+H”上市模式方面,毕马威最新发布的资料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2宗“A+H”上市新申请,而2024年第四季度有2宗。在正在处理的“A+H”上市申请公司中,属于工业市场行业的企业占比约50%,属于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行业的企业占比约22%,属于消费品市场行业的企业占比约14%。“香港交易所最近就有关优化IPO定价流程及公开市场的相关监管框架进行检讨,建议措施旨在为公司在资本管理结构和增强流动性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特别是针对通过‘A+H’模式上市的企业。”毕马威表示。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近日发布报告称,维持对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的预测,即大约80只新股上市,融资1300亿港元至1500亿港元。该报告称,这些新股将会来自大型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中概股等。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