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北方企业网> 会议•活动>正文内容
  • 绿色智慧能源 安全永续未来 2025城市新能源论坛成功举办
  • 2025年05月08日 来源:中国网

提要:5月8日下午,以“绿色智慧能源 安全永续未来”为主题的2025城市新能源论坛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昌平区政府主办,昌平区商务局承办,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北京市贸促会主任李向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瑞,昌平区政协副主席、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创新发展与人才工作处副处长鲍志华等领导出席活动。

5月8日下午,以“绿色智慧能源 安全永续未来”为主题的2025城市新能源论坛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昌平区政府主办,昌平区商务局承办,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北京市贸促会主任李向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瑞,昌平区政协副主席、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创新发展与人才工作处副处长鲍志华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中科院设计院专家、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代表以及50家中日能源类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出席,面向国际共商综合能源体系建设,共谋先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创互利共赢能源合作新典范。本场活动为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北京活动周首场重点推介活动。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指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绿色能源转型的道路上,两国既是理念相通的伙伴,更是行动相向的同行者。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全球气候治理承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城市基因。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是北京市能源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域,已构建起政策支持精准、创新生态完善、市场机遇丰富的合作平台,希望更多能源企业走进北京,走进“能源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共同开创绿色能源的未来。

大咖齐聚

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火花

本次活动精心设置了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环节,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广阔平台。

202505081945546898.jpg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能源规划与工程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于子淇带来了《构建绿色智慧综合能源体系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于子淇深入剖析了当前能源领域的关键问题,指出全球城市与建筑的能源消耗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比高达约3/4,而建筑能耗大多源于化石燃料。就中国而言,当前建筑运行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8%。因此,实现建筑用能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成为建筑领域节能减排、转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核心任务。而建立区域综合能源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城市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是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能源服务业务线总裁刘连玉就《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及中日合作展望》进行深入剖析,详细解读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刘连玉表示,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全球海上风电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中国在全球海上风电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具备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施工安装、运维船舶等装备环节不断补强。此外,中国风电供应链优势显著,未来将持续辐射全球,为世界提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风电机组产品。

会上,2项中日能源合作项目重磅签约。签约双方将秉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聚焦数字能源领域,在联合开发数字能源管控平台系统、打造中日智慧能源AI双向孵化平台等方向展开交流合作,推动中日企业在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与产业落地,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中国和日本的6位企业家聚焦“如何建立起高效、多元、智慧的综合能源体系,展示在先进能源领域的引领示范?”这一关键话题,结合各自所在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在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综合利用是实现高效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海上能源方面,要着重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利用漂浮式风电技术推动海洋综合能源和海洋经济融合;在建筑能源领域,需调整建筑运营周期的能源消费结构,推广热泵技术并促进其与其他能源耦合,同时借助智能自控及 AI 技术优化建筑楼宇的暖通系统,实现室内环境舒适与能源高效利用的平衡,最终达成节能降碳的目标。

政策赋能

能源谷创新活力绽放

会上,昌平区政协副主席、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创新发展与人才工作处副处长鲍志华对昌平区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政策进行详尽解读。昌平区在能源领域,相继出台了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加快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促进氢能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等产业政策措施30余项以及让各类人才在未来科学城安居乐业的“昌聚工程”等人才政策。今年还将出台支持新型储能发展政策。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已经成为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是北京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的主阵地。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60个,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全部设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总部,三一重能、明阳智慧能源等大批优质民营高科技企业落户,入驻了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流能源高校,汇聚了2万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全力支持园区央企打开院墙搞科研,建成国网、国电投2个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49个技术创新联合体和协同创新平台,成为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当前,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已入驻了300余家能源企业,形成了能源互联网高成长赛道,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成熟赛道,氢能、储能、碳固存前沿赛道三大赛道。今年在“三大赛道”基础上重点布局了钙钛矿、新型储能、智能充换电3个延展方向。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基本形成了研发、中试、生产、销售、交易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特别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聚集了北京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70家企业和机构,覆盖了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清洁能源等全部技术方向。全区能源产业收入突破了2500亿元。

乘着“双碳”战略的东风,昌平区将以未来科学城为支点,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突破一批能源关键底层技术、集聚一批能源领域标杆项目、实现一批先进能源场景示范,加快建设新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把能源谷打造成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一张新名片。昌平区热忱邀请海外各界精英,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有识之士,深入了解昌平、走进昌平,前往未来科学城考察交流、投资兴业,携手共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助力国家 “双碳” 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新闻排行